|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先生教育网 >> 教育实践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上好“四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发展护航          【字体:
上好“四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发展护航
作者:郑漪雯    文章来源:《实践周刊》    点击数:2042    更新时间:2011-03-07    

 

上好“四课型”,为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发展护航

郑漪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难点。尽管课程已经走过了好几个年头,实验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不容置疑的是,课程就总体来说存在诸如发展水平不平衡、实施水平不高、有效性普遍较差等问题,甚至不少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学校也面临如何持续发展、常规发展的问题。作秀、功利性的活动不在少数,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这么说,常态化、有效化发展已经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行内普遍认为常态化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特征及标准是陈树杰教授在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可惜关于如何推进课程的常态化发展,行内更多的是从领导层着眼。笔者认为,作为一线老师对课程的常态化实施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课程要实现常态化,像语文、数学、英语一样有生命力,必须建立不同课型的教学规范,确立常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序列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做法来保证课程的实施。

一、上好主题确立课,打好课程实施基础

选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一步,也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整个活动的方向,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而目前恰恰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1)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成人化的现象;课程资源缺乏整合,随意分散严重;盲目拓展,有课程资源学科化的倾向。

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过去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过多地关注了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却很少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资源来开发。也可以说,人为地强化了课程开发的成本也没有很好地开发出学生真正喜欢的主题活动。

1、选择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校活动的主题,用好学校里的便宜资源。

如学生喜欢养金鱼,我们就可以开展一个以金鱼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怎样养金鱼、金鱼的生长过程、金鱼和我们人类的关系等都可以进行研究;学生喜欢玩卡陀螺,我们甚至还可以开发有关陀螺方面的实践活动,如怎样玩才能赢?它有什么科学道理?陀螺还有别的玩法吗?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的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它们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发此类综合实践研究的资源,可以克服一线老师由于社会关系少,联系活动地点难;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航模活动实施难;由于组织协调能力有限,外出活动组织及安全防范难等多方面的困难。

2、基于课程资源、整合主题,开发好学校学科资源的大宝库。

结合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克服了外部条件的影响,发挥了教师的业务优势,能有效地解决教师难导的问题。同时它顺应了当前综合性学习的发展趋势,走向了学校学科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资源的优势,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

在操作上,我们引导自主汇报从平时在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将问题进行整合、提炼,转化为有研究价值、学生感兴趣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然后,通过一两个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熟悉其一般程序:

3立足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挖掘出有乡土特色的课题资源。

每个地区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历史遗迹、经济状况、文化生活、民族传统都属于地域课程资源。社区社会广泛的时空环境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也是不可忽略的内容。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社区环境,学校要充分挖掘这一资源环境,开展丰富的活动。

1)针对所在社区的文物古迹,设计“我眼中的家乡古桥”、“何氏大宗祠的足迹”、“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主题。

2)社区还有制作米酒、凉席等的手工作坊,因而我们设计了“酒文化”、“凉席的制作”等主题。

3)利用社区有殷实的书画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优势,设计了“书法的魅力”、“书画艺术对人情操的影响”等主题活动。

5)我区的曲艺活动活跃,是市内有名的“曲艺之乡”,因而设计了“粤韵悠扬遍万家”。

   6)端午龙舟活动、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热闹非凡,我们就设计了“漫话端午节”、“中秋佳节”等主题活动。

   二、上好“活动策划课”,定好课题研究的方向

综合实践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其积极性,自主、热情地投身其中。可惜,我们现在的活动“预设”太多,“生成”太少,看似精彩纷呈,却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太少,完全违背了综合实践开放性、生成性的原则。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研究模式”: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我们以采用“小主题纵列式”的形式进行研究,即全班同学同时研究同一个小研究主题,几个小主题的研究在时间上纵向排列,研究好一个小主题再研究另一个小主题,这样操作难度会大大降低。因为全班同学研究的都是同一个小主题,老师在活动指导上也会更加方便,这样更有利于刚刚接触综合实践的学生更快地学会实践方法。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了两年的实践活动锻炼,基本的实践研究方法已经掌握,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因此我们采用“小主题并列式”的形式进行研究,即全班同学分若干个活动小组同时研究几个小的课题,在研究时间上是并列的。为了便于学生课余时间的活动和研究,我们鼓励以同一个社区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于有条件的社区,可以由学生自行聘请志愿指导老师。将活动策划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此期间,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完成活动计划。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将活动计划做得较完善,在活动开始实施的时候,教师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提供撰写活动计划的表格。然后,学生将本组方案计划在全班汇报交流,学生针对各小组方案计划情况展开讨论,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完善活动计划。

三、上好“方法体验课”,练好破解难题的本领

总起来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观察、调查、实验、测量、设计、制作、参观、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活动、生产劳动等等,一句话,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

在实施阶段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上好方法示范课,模拟实践课,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问题,做好技术上的支持。

 

待解决问题

授予方法

如何进入活动情境

指导学生与活动目标进行联动

如何取得活动对象的支持与合作

指导学生学会交往技巧

注意保存第一手资料

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

问题出在哪里

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防止浅尝辄止

指导学生深入体验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指导学生有效展开课外和校外活动

课堂的有效利用:

指导学生有效展开课堂活动

工具和技术的魅力:

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工具和技术

资源是普遍存在的

指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和家庭资源

理性的活动

指导学生善于使用学科知识

合作力量大

指导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过程

重点做好下面几项技能培训:

技能方法

指导内容

调查研究法

1、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内容和任务

2、研制简要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

3、选择调查的对象

4、设计调查的方式

5、访谈调查应注意什么

6、调查者的态度

7、调查数据的统计、整理与分析

8、怎样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法

1、明确实验研究的目的、内容和任务

2、实验前一定要有假设或设想

3、设计实验的程序和周期

4、必要的实验设备或工具的准备

5、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领

6、实验观察

7、实验数据的记录很重要

8、学会分析实验数据

9、怎样撰写实验报告

技术实践法

1、设计与制作

2、种植与养殖

3、资料收集及整理

4、美工

社会考察与宣传法

1、明确社会考察的目的、内容和任务

2、做细心的观察者:指导学生的考察过程

3、必要的准备: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宣传的知识准备

4、倡议与建议:指导学生服务于社会

四、上好“总结交流课”,夯实活动开展成果

当一个活动结束后,进入总结交流阶段。活动主题不同,活动过程和方法也各有差别。因此展示的形式也可以不同。学生用什么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成果展示的形式。但要注意其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的统一。

展示形式:

(一)静态成果展示

例如: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本研究笔记或一块展板等。

(二)动态成果展示

例如: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小品、一首儿歌、一场智力竞赛或者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课题研究的操作过程或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最后的活动成果以什么方式来呈现、表达,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展示交流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展示交流既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产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一个小结,同时也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务必要认真、灵活。

 

具体指导内容

从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学会做事

指导学生总结活动的得失

学生在哪些方面长大了

指导学生升华情感体验

答案无所谓对错

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活动结果

活动结果的表达形式多样

指导学生表达活动结果

怎样撰写活动报告

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形象化的表达

指导学生做统计图表

要有实事求是的文风

指导学生学会作注释

有效地参与讨论

指导学生参与式讨论

反思活动的足迹

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欣赏与批判

指导学生评价他人

及时总结提高活动效率:指导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也能有效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及时纠正错误,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深化课题研究,推进课程进程,形成终结性成果。

五、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实践学习过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指导教师工作的有效性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基本保证,只要教师用心指导,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一定会成为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56520/archives/2010/1316888.shtml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参考资…
    《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新…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站更新文…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站更新文…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站更新文…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网站更新…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网站更新…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网站更新…
    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网站更新…
    “先学后教”的实践困惑怎样…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