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淘宝乐园 | 一饱眼福 | 新法速递 | 微信 | 年历 | 办公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生活丛林网 >> 教育律师网 >> 教育规章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关于印发《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的通知          【字体:
关于印发《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的通知
作者:国务院教…    文章来源:教育部    点击数:6190    更新时间:2017-12-15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的通知

国教督办〔2017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改变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缩小东中西之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了《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71212

 

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督导评估监测办法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改变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缩小东中西之间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立督导评估监测机制,确保2020年加快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总体目标如期实现,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督导评估监测工作由教育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筹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委托有关第三方专业机构具体开展评估监测。

  第三条 督导评估监测工作坚持以下原则:

  (一)横向联动。通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联合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二)纵向推动。通过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纵向到底、共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三)动态调控。通过开展评估监测,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提出推进建议。

  (四)督促指导。通过开展专项督导,督促指导各地不断健全机制、完善措施,推动工作目标实现。

  第四条 督导评估监测工作在2017-2020年期间以年度为周期,每年形成督导评估监测报告。2018年和2020年分别组织开展中期、总结督导评估监测,形成中期、总结督导评估监测报告。

  第五条 依据《意见》确定的重点任务,督导评估监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

  (三)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办好乡村高中,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等。

  (四)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包括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继续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多方共建行业特色高校,多种形式开展高校对口支援,提升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等。

  (五)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包括扩充公办幼儿园资源,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补充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等。

  (六)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包括办好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实施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增加民族地区学生上大学机会,实施高层次双千人计划等。

  (七)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包括扩充特教资源总量,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拓展特教服务模式,提高特教经费保障水平等。

  第六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各省(区、市)实施方案和工作台账,重点对各省(区、市)建立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中央和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完成各项教育指标、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等工作情况开展督导评估监测。

  第七条 具备条件的第三方专业机构接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开展相关评估监测工作。第三方专业机构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制定科学的评估监测方式方法,严格按照标准组织好评估监测。

  第八条 督导评估监测工作程序如下:

  (一)印发通知。每年第一季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区、市)印发督导评估通知。

  (二)自查自评。各省(区、市)按照通知要求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报告报送教育督导部门。

  (三)评估监测。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信息化监测工作平台,根据督导评估指标,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和调查获得的系统数据,对全国及各省(区、市)推进工作情况进行监测,每年年中形成评估监测报告。

  (四)实地督导。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实地督导省份,制定督导方案,聚焦重点政策、措施、项目,按照政策要求、实施范围、资金使用、时间节点、阶段目标等要素,联合相关部门专家组成国家督导组,每年下半年对有关省(区、市)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实地督导。

  (五)反馈意见。国家督导组根据省级自评、监测评估和实地督导情况,列出问题清单,形成反馈意见,向接受督导的省(区、市)反馈。

  (六)整改复查。有关省(区、市)按照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和时限,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开,并在规定时间内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

  (七)发布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省级自评、监测评估、实地督导、整改复查等情况,形成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专项督导评估监测报告,报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发布。

  第九条 督导评估监测报告作为对各省(区、市)年度工作及阶段性总结评价考核重要依据。对责任不到位、政策不落实、工作推进不力、工程项目进度缓慢的省份,将采取适当形式通报。未能如期完成总体目标任务的省份,将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提出问责建议。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奖惩考核机制,将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到政府年度考核和绩效评价中,对工作进度快、完成质量高的地区或部门,采取适当形式予以奖励。

  第十条 各省(区、市)应按照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至少每半年报送一次工作总体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工作成效及有关困难和问题。

  第十一条 各省(区、市)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对本省(区、市)中西部教育发展督导评估监测工作。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教育部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重点任务督导评估监测指标体系

http://www.moe.edu.cn/srcsite/A11/s7057/201712/W020171214495228439979.docx

 

附件

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工作重点任务督导评估监测指标体系

一、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序号

指标名称

1、保障教学点基本办学需求

1、巩固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成果,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乡村学生就学

1

教学点比例

2

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人的学校比例

2、各地要制定教学点办学条件、教师配备等基本标准,明确教学点基本要求

3

是否制定本地教学点基本标准

3、按标准配置教学点教室、课桌椅、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和音体美器材,满足教学基本需求。配备安全饮水设施、伙房设备,配置卫生厕所

4

普通教室满足基本需求的教学点比例

5

实现一人一套课桌凳的教学点比例

6

配齐数学自然实验仪器的教学点比例

7

配齐音体美器材的教学点比例

8

生均图书册数达标的教学点比例

9

配备安全饮水设施的教学点比例

10

配备伙房设备的教学点比例

11

拥有卫生厕所的教学点比例

4、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有条件的地方接入宽带网络

12

连接互联网的教学点比例

13

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教学点比例

5、通过走教、支教等多种途径,使教学点拥有必要的专业教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

14

保障专业教师的政策措施

15

国家课程开齐开足率

6、强化中心校对教学点教师配备、课程安排、业务指导等统筹管理作用

16

中心校对教学点统筹管理措施

7、经费投入向教学点倾斜,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

17

按国家要求实际拨付的教学点比例

2、标准化建设寄宿制学校

8、加快改扩建新建学生宿舍、食堂,实现一人一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满足室内就餐需求

18

满足一人一床位的寄宿制学校比例

19

拥有食堂的寄宿制学校比例

9、改善寒冷地区学校冬季取暖条件,保证取暖经费

20

教室温度达到国家标准的学校比例

21

按标准取暖经费及时足额拨付的学校比例

10、改善如厕环境,旱厕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有条件的地方设置水冲式厕所。改善浴室条件,除特别干旱地区外,寄宿制学校应设置淋浴设施

22

厕所满足需求的学校比例

23

具有浴室的学校比例

11、结合实际改善体育和艺术教育场地,配备音体美器材,建好图书馆(室)、广播站、活动室,满足教学和文化生活需要

24

定时开放活动室和活动场地的学校比例

25

定时开放图书馆(室)的学校比例

12、配备必要的教职员工,有效开展生活指导、心理健康、卫生保健、后勤服务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26

每百名学生配备生活辅助人员数

13、关爱乡村留守儿童,优先保障留守儿童寄宿需求

27

是否建立关爱服务体系

28

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的学校比例

14、探索建立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机制,提高寄宿制学校运转保障能力

29

是否出台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政策

3、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

15、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在新增人口较多的地区优先建设学校

30

是否制定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实施方案

16、采取集团化办学、学校联盟、教育信息化等措施,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避免学生向少数学校过度集中

31

县(市、区)采取集团化/学区/联盟办学等措施的学校比例

32

小学/初中大班额比例

17、采取学区化管理、扩大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等措施,有序分流学生

33

实施学区化管理政策措施

34

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学生比例

18、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校

35

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年度比例

4.全面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19、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中乡村学校特设岗位数量,增加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比例

36

新聘特岗教师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

20、以地方师范院校为基地,采取免费教育、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教师。鼓励研究生支教团、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

37

招聘师范生中乡村学校定向师范生的比例

21、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教师交流力度,优先保障村小学和教学点需求,确保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

38

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区县比例

39

参与交流的区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的比例

22、补充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创新教学、管理方式,确保合格教师授课

40

艺术教师配齐率

41

体育教师配齐率

23、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培训

42

国培计划中乡村教师培训人次占比

24、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规模

43

纳入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教师人数

25、推行校长职级制,选好配强乡村学校校长。落实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44

推行校长职级制的区县比例

45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

26、对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表现优秀并符合条件的教师,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

46

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教师在职称评定中享受的倾斜政策

27、各地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满10年、继续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的优秀教师给予奖励

47

在村小或教学点工作满10年并继续在村小或教学点工作的教师奖励政策

48

受到奖励的在村小或教学点工作满10年的乡村教师占比

28、国家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49

国家对在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满30年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政策

5、继续实施营养改善计划

29、各地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依据地区经济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50

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数量

51

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比例

30、改善学校食堂条件,保障食堂正常运转,扩大食堂供餐比例

52

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比例

53

食堂达到餐饮服务许可标准和要求的学校比例

31、规范食品采购、贮存、加工、留样、配送等流程,确保卫生安全

54

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2、结合当地物产种类,适应当地饮食习惯,科学改善膳食结构,建立监测评估制度,不断提高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

55

是否开展营养餐供餐指导

56

是否开展了学生营养健康监测与评估工作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重点任务

具体措施

序号

指标名称

6、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33各地要根据地区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引导优质学校通过兼并、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中职学校布局

1

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的政策措施

2

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匹配度

34要建立健全分类分专业的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建立稳定投入机制

3

是否建立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4

生均拨款标准

5

分类分专业生均经费标准

35完善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全面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到2020年,中西部地区所有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

6

办学规模

7

专任教师生师比

8

生均占地面积

9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10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7、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

36各地要围绕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族传统工艺等领域,遴选具有相对优势的高职院校,支持其提升基础办学条件,扩大优质高职教育资源

11

是否有相关激励机制、专项计划或措施支持学校提升基础办学条件

37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装备水平

12

实训基地数量、实际投入,实训工位数和平米数

8、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38.创新机制,拓宽渠道,扩大双师型教师规模,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强化实习实训环节,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完善学生实习制度,加强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3

双师型教师比例

14

兼职教师比例

15

实习实训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

39深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积极推行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

16

地方性校企合作办学政策

17

地方性鼓励集团化办学政策

18

示范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数量

40贴近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需求,立足学校办学基础,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19

是否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41全面开展中职学校监测评价,实行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20

发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学校比例

42广泛开展技术推广、扶贫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等

21

年培训人次

22

年培训人时

23

年培训收入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幼儿园督导评估办法
    第三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
    关于做好2023年中小学暑期安…
    自治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
    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
    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关于公务员被采取强制措施和…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依法治…
    关于联合发布第二批劳动人事…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