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谈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 |
作者:陈玉琴 文章来源:钟楼教研网 点击数2525 更新时间:2011-03-22 21:35:32 文章录入:mredu 责任编辑:mredu | |
|
|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教研室 陈玉琴 【内容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减负”问题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语言的发展无疑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如何才能做到减负但不减质?答案就落到了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上,也就是要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语文教师还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实践性的重要性,认识到语文学习的根本规律和语文教学的本质任务。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牢牢抓住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这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关键。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实践性 减负增效 当前,减负增效是“热点”,江苏常州又是减负“热区”。“减负”是多方面的,从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怎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呢? 那么,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呢?用 一、减“教”增“读”。 当然,读不能漫无目的,而要有层次,有针对性,比如,可以用“四步读书法”: 1、初读感知——通 过“音”关,这是初读的目标。在学生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一个较有意思的现象:“会背不会读”。他会流畅地把课文背出来,但你让他逐字指读,他却读不到底,这主要是初读不过关的问题。 2、再读理解——懂 过“意”关,这是再读的目的。读通课文后,要让学生“读懂”课文。“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去周游世界,但可以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就是学法指导的问题。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勾划、标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模仿、边读边思,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字斟句酌、从无字句处读书。通过勾划、标注、模仿、斟酌等,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就能更好、更深入地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3、精读感悟——入 过“悟”关,这是精读的重点。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努力实现“个性化阅读、多元化思考、独特性表达、创造性运用”。我们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理解空间、感悟空间、思维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见解,切不可让老师的归纳简单代替。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不同。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些都是孩子心灵和课文碰撞产生的火花,它没有好坏之别,没有对错之分,是最珍贵、最纯真的心灵独白。 4、品读升华——出 过“诵”关,这是品读的要求。如果说“精读”是“剖开”、“内化”的过程,那么,“品读”就是“缝合”、“外显”(出)的过程。课文是一个整体,无论最后绕多远,钻多深,在学生体验产生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来,带着自己的感受、所得,把全篇课文或最有启示的段落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诵一诵,加深印象,升华情感。 二、减“练”增“写”。 三、减“讲”增“说”。 这里的“讲”,也是语文教改的“大山”之一——“教师的繁琐分析”。张庆教师说得好:“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据心理学家统计,一个人听到的,最多能记住10%;看到的,能记住15%;而亲自经历的,却可以记住80%。对学生来讲,不在乎老师讲了多少、做了多少,而在乎学生说了多少、做了多少。虽然,“听、说”都是语文的两项基本功,但是,“听”是相对被动的,而“说”是相对主动的,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师要舍得放权,减“讲”增“说”,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拥有“话语权”就相当于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变“一言谈”为“百家讲坛”,那“百家争鸣”的日子还会远吗? 四、减“动”增“思”。 新课程改革,使课堂进一步向着“有趣”、“有效”、“有用”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片面追求语文课堂的“趣”味,使非语文活动越来越多。因此,语文教学要动静结合。“思”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课堂上要多些时间让学生思考,二是老师课前要多思考,过好研读教材关。 怎样很好地用好这个“范例”,需要教师先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解读,和编者、作者进行对话,产生共鸣,明白编者及作者的意图;再通过“上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和编者、作者思维产生碰撞,唤起学生心灵的回声。教师思在先,则站得高,看得远,上起课来如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就能更好地以师之思,牵动生之情,唤起生之思。 五、减“考”增“评”。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叶圣 一线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落实各项“减负增效”措施。尤其在“听、说、读、写、考、评”等方面以课堂为主阵地抓实常规训练,在课堂上留足时间,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和能力,才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益,从而练就一身“真功”!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